10月25日至27日,成都市8个中小学实验说课案例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进行现场展示,说课教师获得“2024年全国实验能手”称号。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四川省共15个实验教学说课案例入选,其中成都有8个,占四川省入选数的53.3%!
在2024年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成都市广泛动员、精心遴选,推荐47名教师参加省级现场评选,经专家现场评审,44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案例,获奖率达93.6%,这一成绩充分肯定了成都市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教学成果和创新能力。
此次获得“2024年全国实验能手”称号的8位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涵盖了小学数学、信息科技、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他们精心准备,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实验教学说课案例。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锦华分校 唐倩
唐倩老师带来的说课题目是《杠杆》,该课通过创新教具和实验设计成功的突破了力臂概念建构难点,借助自制手臂杠杆模型、改造的多彩杠杆和大量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实例,助力学生完成从形象到抽象思维跨越,很好培养了学生杠杆模型建构能力,通过分析人体杠杆以及不同类杠杆的特点和功能,体会到物理与生物间的学科融合,加深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的理解。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敏
高敏老师的带来的说课题目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该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度剖析教材素材,学生通过认识原电池构成要素、实用电池结构和体会新型电池发展方向,从而设计制作简易电池、实用电池和创新电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体会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内化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成都石室中学 刘晴雯
刘晴雯老师带来的说课题目是《酸碱中和滴定的迁移应用——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的测定》,该课从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的测定这一真实情境出发,思考如何将酸碱中和滴定这一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迁移应用,为保证产生的单质碘能充分析出,保证后续的滴定操作准确度,用到了新仪器碘量瓶,并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碘量瓶的设计意图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该课让学生不断试错、修正、优化、再实践,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探究精神。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乔明亮
乔明亮老师带来的说课题目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实验创新——好豆芽不简单》,该课将传统的实验教学设计为项目式学习,以豆芽为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在调查市场豆芽时提供调查问卷设计方法,成为调查工具。此外,在本项目中,联合社会力量与家长资源,形成家、校、社三体联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成都市海滨小学校 刘姝
刘姝老师带来的说课题目是《依托数学实验 助力素养提升——滴水实验》,该课自主研发微调滴水器,配以精细调节旋钮,精准控制滴水速度,解决传统实验中使用一次性纸杯和滴水器存在的滴速不均匀问题;实验运用了双滴漏装置,保证下滴漏的水压保持稳定,促使水滴匀速滴落。提高实验的精准性;该实验由自主实验转为模拟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强化节水教育,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蒋梦妮
蒋梦妮老师带来的说课题目是《探究茶水温度与时间的关系》,该课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数学建模实验探究课,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体现了育人价值;运用Matlab、计算机Excel辅助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信息技术辅助知识学习的工具作用;亲身经历实践探索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 瓮子江
瓮子江老师带来的说课题目是《识花知语—探索机器图像识别的原理》,该课在实验探究及创新上贯彻实验探究基本精神,即观察、认识、体会、分析、理解、比较、讨论,创新性使用了实验探究过程项目化、可视化、多元化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来开展机器学习识花的实验,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机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 杨洋
杨洋老师带来的说课题目是《用手电筒传递信息》,教材中此实验分为三步:操作灯语实验→总结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案,该课在教材的基础上新增了两步:新旧方案大比拼和人机对比,新旧方案大比拼可以检测改进方案,人机对比则通过灯语发生器让同学们感受到计算机编码的优势,让学生理解数据编码的必要性,总结利弊,提出改进方案,提升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
展望未来,成都市将继续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开展更多形式和内容的实验教学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推动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赋能成都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电话)028-86133248
(传真)028-86153184
(邮件)568343857@qq.com
(地址)成都市同兴路2号